工商储参与虚拟电厂的盈利模式工商业储能,具有多元灵活、点多量大、容量较小、电压等级低、主体多样等特征,通过虚拟电厂聚合,收益模式有望进一步拓展,工商储参与虚拟电厂的盈利模式包括需求侧响应、电力辅助服务、电力市场交易等。 1)需求侧响应 需求侧响应,就是政府或电网向参与主体发出削峰或填谷响应邀约,具备响应能力和意愿的资源主体可在接收通知后按时进行响应,主动改变常规电力消费模式,并由此获得经济补偿。 2023年9月,能源局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将提升需求响应能力作为主要任务,要求到2025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最大用电负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40%的省份达5%或以上。到2030年形成规模化实时需求响应能力的同时,结合辅助服务市场、电能量市场交易实现电网区域内需求侧资源共享互济。 目前已有超20省市发布需求侧响应补贴政策,大部分区域均按照实际响应的情况,按响应次数,进行补贴。湖南、重庆、安徽、湖北、陕西、江苏、河南等地按响应的功率进行补贴,例如,湖南的补贴标准为20元/kW·次;福建、海南、广东、云南、浙江等地按响应电量进行补贴,补贴标准大多位于5元/kW以内。 大工业用户(如山东响应量>1MW)可直接参与需求侧响应,以直接补偿或折扣电价形式发放补贴;中小型用户则可通过虚拟电厂或负荷聚合商参与需求侧响应。 2)电力辅助服务 工商储资源聚合入虚拟电厂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能源供需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这种作用方式允许工商业储能系统根据电力市场的价格信号或电网的需求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操作模式,以获取相应的收益。 3)电力现货交易 在电力现货市场上,市场主体开展日前、日内和实时的电能量交易。工商业储能由于容量较小,难以满足买方的一次性调用需求量,可以通过虚拟电厂方式聚合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山西、山东省内电力交易规则明确虚拟电厂可以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国家推动工商业储能发展的目的是促进负荷侧承担部分电网灵活性调节责任,从而在整体电力体系上实现降本增效。 类比光伏发展周期,随着储能降本增效,当下“固定式峰谷价差”的模式将降低或退出,未来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成熟,将开启用户侧自主能源平价时代。长期来看,电力市场化、虚拟电厂为工商储发展带来可持续性支撑。 从发展周期来看,工商业储能也将经历从政策支持,到市场化推进,再到产业链协同发展三个阶段,虚拟电厂、数字能源应用等模式的开拓与创新将成为工商业储能新的竞争因素,也将随之诞生新的盈利模式,刺激更多需求的同时带动软件、物联网等产业链上下游分支持续发展。就对储能设备厂商而言,也需要不断优化储能系统效率、安全性、调度能力、电池损耗等综合性能。 如需控制台、机柜等一系列产品请登录网站:www.sdwell.net 或拨打电话联系我们:010-62973345 010-62970568 上一篇如何找到控制台厂家
下一篇工商业储能——需量管理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